博客
关于我
bzoj 1816: [Cqoi2010]扑克牌
阅读量:80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24

本文共 74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二分查找与抛物线抠切法的对比分析

在程序设计中,寻找信息的复杂度预估问题是一个常见的课题。最近,我尝试了两种解决方案,分别是经典的二分查找和一种基于数学推理的抛物线抠切方法,比较了它们在时间复杂度预估上的表现。

对于二分查找,我采用了传统的算法框架。程序的大致流程如下:

  • 设定初始的低点l和高点r,然后进行迭代。
  • 计算中点mid,并将问题分成左右两部分。
  • 调整区间,将mid的范围通过条件判断缩小。
  • 最终得到预估的结果。
  • 这种方法实现相对简单,代码结构清晰,直接。对于大部分可以用二分法解决的场景,选择它是能省去不少后期优化的麻烦。尤其是在问题的性质本身就是能快速确定对应关系时,二分法显得尤为高效。

    另一种方法则是结合数学模型,通过前缀和的特性,提出了一种break-even点的分析方法:

  • 预先对数组排序。
  • 计算前缀和,并重点分析两者的比值。
  • 判断在不同区间内prefix-ratio的变化趋势。
  • 根据特定的比值关系,确定查询中滑动窗口的最优位置。
  • 这种方法理论上可以在O(n log n)的时间复杂度内解决问题,但具体实现中需要注意如何平衡预处理和查询的效率。特别是,对于某些极端场景下的边界条件,这种方法表现出的优势更加明显。

    这段时间的尝试让我对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二分法的简单易懂和高效性,依然是推荐的选择。而抛物线方法则在某些高频率查询场景下,能提供更大的性能提升。

    目前仍在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两种算法的结合场景,以及是否能在局部优化中发现新的突破口。接下来可能会对具体实现细节,例如调优参数、权衡内存与时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更多实验验证。

    如有兴趣了解更多细节,可以参考原始代码实现,并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和优化。希望这些探索能为类似的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思路。

    转载地址:http://qugkk.baihongyu.com/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    MQTT工作笔记0008---服务质量
    查看>>
    MQTT工作笔记0009---订阅主题和订阅确认
    查看>>
    Mqtt搭建代理服务器进行通信-浅析
    查看>>
    MS COCO数据集介绍
    查看>>
    MS Edge浏览器“STATUS_INVALID_IMAGE_HASH“兼容性问题
    查看>>
    ms sql server 2008 sp2更新异常
    查看>>
    MS SQL查询库、表、列数据结构信息汇总
    查看>>
    MS UC 2013-0-Prepare Tool
    查看>>
    MSBuild 教程(2)
    查看>>
    msbuild发布web应用程序
    查看>>
    MSB与LSB
    查看>>
    MSCRM调用外部JS文件
    查看>>
    MSCRM调用外部JS文件
    查看>>
    MSEdgeDriver (Chromium) 不适用于版本 >= 79.0.313 (Canary)
    查看>>
    MsEdgeTTS开源项目使用教程
    查看>>
    msf
    查看>>
    MSP430F149学习之路——SPI
    查看>>
    msp430入门编程45
    查看>>
    MSSQL数据库查询优化(一)
    查看>>
    MSSQL数据库迁移到Oracle(二)
    查看>>